​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2024-03-25 15:29 来源:腾蓝网 点击:147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宋朝时期的重文轻武,那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从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对待文官与对待武官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文官占据绝对优势,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宋朝很弱的原因之一,毕竟一个朝代的武将总是低文官一头的时候,一定会让人感觉武力值不强悍的。那为什么赵匡胤要定下这样一个规矩,为何要依靠不懂军事的文官,还把他们的地位提的那么高?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在赵匡胤的主导下,宋朝开始奉行抑制武力的政策。相应的,社会上军人的地位急剧降低,而与此同时,另一个群体的地位开始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维护帝国统治秩序的中坚力量。

在解释赵匡胤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群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政治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会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他站在帝国金字塔的顶端,负责管理帝国的运转。很显然,这绝对不是一份轻松的活,外敌入侵了要找你,水旱灾害了要找你,有人闹事了也要找你,后宫争风吃醋了,还是要找你,谁让你是老大呢。

可皇帝也是人啊。他没有三头六臂,也需要吃喝拉撒,平时也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你总不能把他累死吧。所以,皇帝必须寻找一些可靠的帮手来帮助他,管理那一摊子事情。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在皇帝选帮手的时候,可供参考的群体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宗室,就是皇帝的亲戚们(一般是兄弟、叔伯)。比如西汉、西晋的时候就曾封了一大批姓刘的、姓司马的宗室子弟为王,替皇帝治理地方,形成一股强大的宗室势力。

第二类是宦官,俗称“太监”。这个群体一直以来名声不太好,但你却不能忽视他们的能量。人家挨了那致命的一刀才混到这个铁饭碗,从此了无牵挂,专心为皇室服务,极易得到信任。尤其是那些直接服务皇帝的,除了天天伺候穿衣、吃饭,还会陪着做游戏,关系想不好 都难。长此以往,皇帝自然相信他们,愿意让他们帮忙办理些其他事情。

第三类是外戚。外戚就是皇帝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靠着这层特殊关系,他们经常在政坛呼风唤雨。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第四类是军人。顾名思义,他们一般是擅长打仗的猛人,靠军功博取官爵,进而掌握权力。

第五类是文人。在做官前,他们往往是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政坛后,他们就由知识分子变成了文官。人们有时候会用一个更加典雅的名称来称呼他们——“士大夫”!请注意,这是一个值得牢记的称呼,因为它不仅代表着这个阶层,更象征着一种精神。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群体间有时也会有相互渗透、交叉,外戚可以充任军官,宗室也可以当上文官,具体情况十分复杂。

赵匡胤是个勤于自省的人,当他在选择帮手的时候,会经常回头看看过去的经验教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史为鉴”。透过历史长河,他发现,合适的帮手其实是非常难找的。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宦官是第一排除项,唐朝就是宦官闹腾得最厉害的朝代,到了唐末,连谁当皇帝都由宦官说了算,简直反仆为主了!那段历史,对于赵匡胤来说,就是眼前的近代史,不能不吸取教训。

宗室势力也是靠不住的,兄弟归兄弟,但毕竟都有自己的欲望,刚开始可能还凑合,等隔了几代,关系就疏远了,“手足情深”转眼就会变成“手足相残”,什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

“外戚”看上去也不是合理选项,他们当权的前提是皇帝的老妈或者老婆在政治上很有话语权,中国历史虽然不乏吕后、武则天之类的女强人,但那毕竟是个别现象,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人掌权被称为“牝鸡司晨”(母鸡报晓),那是违反伦理纲常的。从实践经验看,外戚 依靠裙带关系掌握朝政,多半没啥好结果,比如著名的外戚霍光、王莽、杨坚等,有的看皇帝不顺眼就像换轮胎一样重新立一个,有的干脆把皇帝轰下台,自己爬上去,极不靠谱。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至于“军人集团”,已被赵匡胤排除在外。

选来选去,确实有点雾里看花,让人很难抉择。剔除掉前面四项后,赵匡胤回头一看,发现在他的身后,只剩下一群神情木讷、弱不禁风的书呆子。真的要让这些穷书生、酸秀才来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吗?

他们饱读诗书,有治理国家所需要的知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行为规则,做事比较有底线。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会对皇权造成威胁。最重要的,他们靠科举而不是出身进入官场,可以让国家持续得到新鲜血液。

当然,这群书呆子也不是没有缺点。他们比较认死理、钻起牛角尖来谁都敢冒犯。他们喜欢拉帮结派,互相斗气扯皮(学名“党争”),让你耳根不得清净。他们有时比较清高、有个性,让你很难驾驭。但相对而言,还是他们比较合适,至少比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放心多了。

就是他们吧。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赵匡胤最终确立了依靠文官集团的统治模式,为了让后来的赵家子孙都谨守这个原则,他特地立了一个誓碑,其中有一条最为著名:“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是赵匡胤对子孙的教诲,也是他对士大夫的承诺。这条誓言,自始至终都被赵匡胤及其子孙恪守,成为铸就宋朝辉煌业绩的基石。

相关文章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 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 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 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三国演义》中,马超第一次出场时只有17岁,却能连斩王方、李蒙,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来马超父亲被曹操诱杀,...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 高粱河之战是辽宋战争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虽然宋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还是痛失好局让辽军取得了胜利,也就此改变了辽宋战争的局势。宋太宗...

​慈禧每天花多少钱?

​慈禧每天花多少钱?

慈禧每天花多少钱?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慈禧每日的开销究竟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奢侈。慈禧是一位极度迷恋权利的人,她的行为甚至已经凌驾于皇帝之上,是京城权势最大的人物。慈...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刚刚年满2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物,专门来到了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集合地天...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现代高考各省的第一名,会被称为省状元,而状元也是古代科举最高的荣誉和头衔。不过古人要是考取了状元,今后的各种待遇可是高考状元不能相比的。状...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知道,当年满清入关后才最终导致了如今中国的格局,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满清坚持不入关,那么满清很有可...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兄弟,在历史上可以说也是不多见的了,朱祁镇执意要去亲征瓦剌,结果被瓦剌俘虏,朱祁钰因此获得了皇位,但是没多久朱祁镇就...

​和珅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贪污?

​和珅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贪污?

和珅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贪污?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很多人不解,以和珅当时在朝中的地位,要权势有权势,衣食更是无忧,为什么他还要大贪特贪呢?其实和珅早年刚入仕...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很多人都对吕雉和审食其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的传言深信不疑,认为,当初刘邦外出,家里无人照看,当时还不是吕后的吕雉,...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在我国历史上的一级行政区,汉代的时候称之为州,就比如说什么徐州、荆州、幽州等等;到了唐代之后就被称之为道,就比如说内道...

​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一直属于唐朝争议比较大的一位皇帝,历史上对于李治的评价也比较两极化,因为就是在李治时期才造成了后来武则天称帝的结果。这种连自己皇后都...

​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在哪

​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在哪

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在哪 这段时间对于秦朝灭亡的时候有着一些说法,说是秦朝灭亡之际,有30万的正规军防守着匈奴,守护着华夏大地的北门;60万镇守着百越,守护着华夏的南大门。...

​为何说南明政权注定无法复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为何说南明政权注定无法复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为何说南明政权注定无法复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明朝末年,国力衰退,李自成趁机起义攻入到了明朝都城,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崇祯帝没有选择投降,也没有选择逃跑,真正的做...

​商朝越人的发型为什么和现代一样?

​商朝越人的发型为什么和现代一样?

商朝越人的发型为什么和现代一样? 要说到古代人的发型,很多人一定都觉得,古人不论男女,应该都是留着长发的吧,因为古代人很重视孝道,而孝道中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赵姬和芈月什么关系

​赵姬和芈月什么关系

赵姬和芈月什么关系 很多观众好奇赵姬和芈月之间的关系,这次就为大家做个解答。芈月的原型是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她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儿子,为秦国...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

邯郸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 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经战胜当时对他威胁最大的赵国。此后秦昭襄王打算乘胜追击,出兵至邯郸准备攻灭赵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秦国惨败而归,这一战让秦...

​百步穿杨说的是养由基吗?

​百步穿杨说的是养由基吗?

百步穿杨说的是养由基吗? 箭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武器,只不过,在很多电视剧里面总是出现非常多的弓箭手,实际上在古代战场上,弓箭手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而且每一个的射...

​慈禧太后不喝水,那她喝的是什么?

​慈禧太后不喝水,那她喝的是什么?

慈禧太后不喝水,那她喝的是什么? 人渴了会喝水,这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问题,是人的本能,但其实这只是寻常人的做法,尤其是对古代的皇室贵族,他们喝的东西,和我们喝的那可是...

​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没能再生过孩子? 朱棣的皇位得来并不光彩,虽然是一种被迫之举,但是却也是从自己侄子手里夺过来的皇位,而且朱允炆后来又下落不明,至今没有人知道他到...

​清朝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发家的?

​清朝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发家的?

清朝大贪官和珅是如何发家的? 在我国的历史当中,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只要是官员肯定就有花不完的钱和玩不完的女人,同样清朝肯定也不例外。清朝最大的贪官和坤靠权力获得了巨...

​孙膑靠牺牲同僚战胜庞涓

​孙膑靠牺牲同僚战胜庞涓

孙膑靠牺牲同僚战胜庞涓 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一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早年他们二位是同窗,后来庞涓迫害孙膑,使其身体残疾。孙膑投奔齐国,此后两次率兵击败庞涓,算是替自己出了...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在明朝的历史上,虽然厉害的皇帝不少,但奇葩的皇帝也很多,而这些皇帝之所以奇葩,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很多都不喜欢当皇...

​甘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甘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甘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甘肃在古代被称为“雍凉之地”,因为甘肃大部分都属雍州、凉州境内。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设置了三十六郡,其中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到了西汉中期,...

​诸葛三兄弟为什么效力于三个国家?

​诸葛三兄弟为什么效力于三个国家?

诸葛三兄弟为什么效力于三个国家? 诸葛家族也算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大家族,其中诸葛亮自然是最为人所熟知,而相比他的名气要差一点的,还有诸葛瑾、诸葛诞,很多人知道诸葛瑾...

热门图文

  • ​揭秘当初希特勒为什么要打苏联
  • ​说到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为何会达到疯狂和残暴的程度?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感想)
  • ​文玩界的一红二黑三白四黄是啥
  • ​广州荔湾广场为何被叫做荔湾尸场?荔湾广场灵异事件真相是什么?
  •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名,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热门排行

​美髯公朱仝结局是什么,水浒传朱仝简介生平事迹

​丁奉作为三国的老寿星,他如何射杀张辽这个曹魏名将?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马三立简介生平,马三立相声辈分排名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杨公忌日是哪几天什么意思(杨公忌日有什么禁忌和讲究)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佟国维和隆科多为什么不一个姓)

​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梗概(读后感受及其经典语录分享)

​唐朝叛将朱泚生平介绍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据三国演义情节分析失败原因)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他真的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

​唐高宗李治有几个儿子,唐高宗李治儿子分别叫什么

​马东的爸爸叫什么(马东的出生日期是哪一年现在在哪里)

​三国东吴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江东六郡是如今的哪里)

​描写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关于10首最美茶诗)

​十八罗汉都有哪些罗汉(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介绍)

​青面兽杨志的事迹有哪些,青面兽杨志怎么死的?

​刘备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选择刘禅

​明义士: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李世民登基之初答应不赶尽杀绝,为何后来要反悔?

​推背图作者是谁,《推背图》是一本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