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坎坷一生
《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坎坷一生 伏尼契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爱尔兰女作家。 原名艾捷尔·丽莲·布尔,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
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郑和下西洋,大家对这件事情可以说应该都是比较熟悉的了,朱棣派郑和船队多次出海,而且这也是在15世纪末期,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发生之前,在当时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活动。郑和下西洋前后共计七次,可以说这既是朱棣派遣的,也是朱棣支持的活动,但是至于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至今依然争议不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过既然是朱棣支持的,那么在朱棣死后,这一场下西洋的探险活动又如何了呢?朱棣死后,郑和又是什么结局,后面的皇帝还有没有在继续支持呢?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据《天方至圣实录》等记载,同年8月15日(七月二十七日),郑和还因“龙船”建造得当受到宣宗嘉奖,其重修南京三山街礼拜寺(净觉寺)的请求也获得允许。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此前,于太仓已有《通番事迹碑》)并铸造铜钟一口,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史料;出发前,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这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有记载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郑和,这个明朝永乐年间的三宝太监,他带领他的船队开创了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为我国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文当上了皇帝,大肆削藩,燕王朱棣“无奈”起兵造反,把侄子赶了下去,从一个藩王变成了永乐皇帝。为了发展壮大明朝,与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贸易,他决定让郑和下西洋,打通明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
当然,关于郑和下西洋,有人说表面来看是去去和外国人做生意,但是他是带着秘密任务下西洋的,就是寻找朱允炆,真相究竟怎么已经无从考证,但是郑和这几次下西洋,确实给大明朝的统治带来了诸多好处。要知道,郑和前后出海了七次,光是在朱棣在位的时候,就去了六次。但是在古代出海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那为什么朱棣还会派郑和去往西洋诸多岛国多达六次呢?
明朝之前,元朝严禁与海外贸易的交流,因此南洋西洋诸多国家,只听说过中原有多么强大,但从来也没见识过。对于中原特产的陶瓷丝绸等物,也是有向往,但没有途径去购买。而西洋岛国的香料等特产,随着明朝的经济发展,也逐渐被中原人民所需要,成为较为抢手的货物。而郑和去往西洋诸国,很是带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郑和出航还有一点重要意义,就是向西洋(包括南洋)诸国传达睦邻友好的价值观,郑和每到一处,都会拿出朱棣的诏书,告诉他们:明朝天子是奉天命来辅助你们的教化,我们不欺负人,但是你们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享天下太平。这种和睦的思维和那些海洋诸国每天面临的海盗思维不同,让诸国钦佩不已,在见识明朝的强大之后,他们纷纷愿意纳贡,和明朝发展外交关系。
郑和在朱棣时期下洋6次,在朱瞻基时期下洋1次,合计7次出海,那为何明朝没有第8次下西洋呢?可以说,郑和前四次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可是下西洋这样事,也有一些弊端,几乎每一次下西洋都要花费掉国库大量的积蓄。在第四次下洋后,国库已经不支,只是朱棣不想让后人觉得他的伟大成就此夭折,勒紧裤腰带勉强又出航了两次。
下西洋后带来的蝴蝶效应,让明朝叫苦不堪。例如吕宋国进贡十只孔雀,明朝为了感谢,还要赏他上千两黄金,实在是亏大了。随着朱高炽继位,朝廷官员反对出航的声音越来越多。朱瞻基继位后,看到东南亚各国似乎对明朝的国力有所怀疑,因此又派郑和去了一次,可这次郑和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他最终在返程的路上去世。随着后来明朝国力的衰退,这也成了明朝最后一次出航。
从1405年开始,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之后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在郑和最后一次航行回到国内(1433年)之后80年,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原来行驶着三保船的海洋已经被欧洲人控制了。对于下西洋活动停罢乃至中国航海事业衰落的原因,学界多有讨论。
战略重点转移
有观点认为,明初时海外威胁受到重视,故有郑和下西洋之事。然而,或许郑和过于成功了,“他的海军满载荣誉胜利归来,并确认帝国没有来自海上的威胁”,因此“郑和与他的随从也可以说失去了继续远航的意义”(“永乐年间中国的海上世界”,《王赓武自选集》)。由于不再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明朝帝国的安全战略便转向北方。也有学者认为,是顽固的封建思想以及农业帝国的土地观念战胜了海洋观念,导致下西洋的终止。
虚耗靡费太甚
中国航海史研究会认为,明帝国是出于财政上的考虑,停止了海上远航。在明朝帝国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对远航的不同意见。这是一项投入很大的事业,据统计,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约二千艘海船,其中每只宝船造价约五六千银两,船上装载的各种赏赐物品花费很大。 [200] 郑和舰队宝船之大,并不完全取决于实际需要的载重量,而是为了给人“巍如山丘,浮动波上”的观感。为了保证造船质量的精良,明成祖不惜“支动天下一十三省的钱粮”。“支费浩繁,库藏为虚”,被认为是下西洋终止的直接原因。
不过,有学者认为明朝在洪武、永乐的基础上达到仁宣之治,单从财力上讲,此时远航的物质条件应该较永乐年间更为充足。
海洋国家垄断
从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荡荡,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孤帆远影”,它的后面没有,也不许跟随民间海商的船队。明成祖不许沿海军民“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一再下令“仍禁频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海道可以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对于沿海居民的海外贸易,下令“严禁绝之”。严厉的海禁危及沿海居民的生计,而且导致在停止国家组织的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同时,海洋也被封闭起来了。亦即,一旦皇家的需要得到满足,一旦他们听到了海晏河清的消息,便从国家层面到百姓层面,彻底地封锁了海洋,以至于造成了在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海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缺位。
其他原因
除以上种种因素外,学者论及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
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权夺利,以郑和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失败;
仁宗、宣宗二帝在阅历及个人能力上远逊于太祖、成祖二帝,加之社会的稳定,他们无力也无心向外开拓发展,转而以守成为主;
郑和的去世,使下西洋失去了“最重要的领导者”,船队无法再连续出航。
无论如何,中国就此和人类社会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擦身而过。
《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坎坷一生 伏尼契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1864.05.11 - 1960.07.27),爱尔兰女作家。 原名艾捷尔·丽莲·布尔,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
富兰克林缔造的美国梦是怎样的 说起富兰克林,很多人的影像只是在于美元上的那张头像,再往多的可能就不怎么了解了。是事实上,美国的创始人富兰克林也是其中一个,是美国独立...
为什么我们自称汉人,而不是周人、秦人、唐人 汉朝是一个遥远的时代,他距离我们已经有1800多年了,虽然这个王朝的脚步渐渐远去,但他的印记却愈发明亮,他的过去依然令人怀念...
高俅一生没有战功却能官居太尉,他究竟是如何发迹的 高俅被认为是北宋末年四大奸臣之一,高俅一生没有战功,却能官至太尉。在宋徽宗时期,太尉是武官之首,可见高俅当时的权利...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尉缭这个人物,是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的,对于尉缭的了解也并不是很多,而且在战国时期的“尉缭”一共有两个人,不过史书上提到的大多数指的还是秦国的功臣...
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 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简介 希腊人国王康斯坦丁一世(1868年8月2日~1923年1月11日),他是希腊人国王乔治一世与俄罗斯女大公奥尔加·康斯坦丁诺芙娜的...
解缙为什么会被活活冻死 解缙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从小就号称“神童”,熟读四书五经,并且参悟其中的道理。解缙19岁参加乡试,获得榜首,后中进士成为翰林学士,据说朱元璋十...
鲁班的真实身份只是木匠吗 一直以来,一说到鲁班,很多人都会觉得他的身份就是工匠,木匠,因为他也的确是因为这些而在历史上出名的,也有“班门弄斧”之类成语俗语中包含了鲁...
英国的封建历史朝代你知道几个 来涨涨知识 英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10个王朝,分别是西萨克森王朝、诺曼底王朝、金雀花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都铎王朝、斯图亚特王朝、汉...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为何没人暗算他 很多人都知道,历史上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一生中杀掉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在四处征战的时候,杀人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当了皇帝之后,...
唐朝宗室江夏王李道宗生平介绍 李道宗女儿介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道宗有怎样的故事呢? 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
清朝最高的詹世钗有多高? 人的身高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普遍的身高却也是有定数的,但是却还是会出现一些身高非常高的人,清朝时期的最高的人詹世钗,如果有人看到过他的照片,...
路易十四对法国有哪些贡献?路易十四的历史故事 然而在法国,“神授君权”仍在继续,且空前膨胀,制约国王野心的唯一手段便是新制定的“权力均衡”原则。为了和前一章进行对比...
清初六家查慎行生平简介 查慎行主要成就一览 查慎行(1650~1727),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浙江杭州府海宁县袁花人。清代诗人,为...
唐朝名将郭孝恪生平介绍及评价 郭孝恪(?-649年),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初名将。 郭孝恪早年率众归附瓦岗,与徐世勣同守黎阳,后随其降唐,封宋州刺史、阳翟郡公。李世民东...
马尔克斯是谁?马尔克斯取得哪些成就?怎样评价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是谁?马尔克斯取得哪些成就?怎样评价马尔克斯?以下为您介绍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简介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
朱高炽元配张皇后简介 诚孝张皇后生平介绍 张皇后 明仁宗诚孝张皇后(?—1442年11月20日),名不详,永城(今河南永城高庄镇张大厂村)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
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傅以渐简介 傅以渐(1609~1665), 字于磐,号星岩。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他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先后负责明史、太宗实录的纂修...
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五贤帝简介 安敦尼王朝成就有哪些? 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简介:安敦尼王朝的皇帝有哪些?安敦尼王朝的成就都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
西晋镇南大将军羊祜生平 羊祜结局 羊祜子女 说到“羊祜”其实大家应该知道他这个人,他好像是在“三国演义”里面最好一回合才出来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人为什么会出来呢...
怎样才能成为骑士?骑士需要具备哪些资质和能力? 一位年轻人来到教堂,接受了神父象征性的洗涤,表示洗净了过去所有不端行为,然后便开始在神坛前彻夜思考自己的职责。第二天清...
夏侯惇为什么是曹魏第一猛将?夏侯惇在曹魏真实地位是怎样的? 其实曹魏的将领远不如蜀汉的出名,只有夏侯惇的地位和名声都比较高,而夏侯惇还被称为曹魏第一猛将,这到底是为什...
夫椒之战爆发的背景及过程结局及历史影响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这导致诸侯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在春秋初期,有郑庄公、齐桓公等霸主。不过,郑国和齐国,都没能长期维持...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穆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楚穆王,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