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2024-03-22 01:12 来源:腾蓝网 点击:181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在了解三国历史的时候,很多朋友可能回发现一件事情,就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郭嘉总是会遭到另一位重臣陈群的检举。我们知道,陈群就是九品中正制和《魏律》的主要创始人,想必应该是一个正直中正的人,他检举的罪名大约都是一些行为不端正、不像君子之类的。那么,他检举郭嘉是这样的罪名吗?为什么,难带郭嘉真的做过什么行为不检的事情吗?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郭嘉,是曹操最欣赏、最信赖的谋士之一。他跟随曹操擒吕布、破袁绍、斩袁谭、定乌丸一路南征北战,屡献奇策。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可谓是劳苦功高。遗憾的是这位军事奇才仅仅在曹营效力了十一年后就英年早逝。难怪曹操撕心裂肺的哭喊出“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曹操身边的大红人,却屡屡被陈群当廷检举“不治行检”。那么这郭嘉到底是犯了什么事,让人家陈群非跟他死磕到底呢?

陈群是建安三年吕布兵败后归属曹操的,给他委任的官职是:司空西曹掾属。用现在的职位等级衡量就是:曹操内府里的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理所当然,监督、考核干部的品行、业绩是他权利范围内的职责。而郭嘉是建安元年经荀彧推荐,弃袁绍投曹操,到建安十二年病故。理论上这两个人共事的时间不过八年,却让陈群对郭嘉有了这么深的成见,说他“不治行检”。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如果仅仅从这四个字字面理解来看,就是行为不检点的意思。但也恰恰是这样的理解,使后人只要提起郭嘉在生活方面的形象就成了:酗酒话多还爱撩妹,生活作风不好。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对三国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薇信公众号三国故事的后台直接回复人物名字查看。

翻看陈寿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作注,基本上找不到有关郭嘉生活方面的评述,这其中可能会有三种情况:

1.史料不全,确实找不到相关的例证。《三国志》虽以言辞简约著称,但也留下了史料欠缺的遗憾。

2.事关帝王隐私,不足为外人道,不能写。《三国志》尊魏为正朔,当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曹操和郭嘉的关系非常好,“行同骑乘,坐共幄席”。而曹公的爱好是什么,想必世人皆知,郭嘉真的和曹操干过些什么,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是所有史官都会像太史公那样愤世嫉俗什么都敢写。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3.芝麻小事,不足道哉。因为陈群数次当廷检举郭嘉,郭嘉的表现则是“嘉意自若”,而曹操的反应更是出乎意料“太祖愈益重之”。

然而这对君臣绝非是:一个肆意纵容下属而另一个则恃宠而骄。郭嘉是个军事奇才不假,但是他给曹操制定的策略都建立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下:完全参透对手的性格。在当时通讯极不发达的环境里,可以说,郭嘉看人的本事已经高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征吕布直言“吕布有勇无谋……陈宫有智而迟……进急攻之,布可拔也。”黎阳击败袁氏兄弟后,在是否继续进攻的问题上,又进言“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官渡之战众臣都反对曹操东征刘备,唯有郭嘉明白刘备是真正的人杰,必早图之而坚决支持曹操;

郭嘉最神的当然是成功预言孙策之死“策轻而无备……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这段话简直堪比神棍,连死的方式都能完美命中。所以,这样一个工于心计、达于事情的人精怎么可能不了解他的主管领导的性格特征呢?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犯得”这些事在他的主公眼里根本就不算是个事。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可能也觉得这些事根本不值得写在这么重要的史书上,干脆就不写了。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所以究其原因,笔者更倾向于后两种可能,第二种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材料来佐证,我们后人更不能妄下结论,给古人抹黑。

那么第三种可能就非常关键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到底曹操在乎哪些事?又有哪些事他不在乎呢?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将曹仁围于樊城。曹操派徐晃去营救,曹植以南中郞将并代理征虏将军的身份随军队准备出征,临行曹操可能是要吩咐一些行军时的注意事项,叫他来参见。可是,这位才高八斗的公子哥儿竟然喝高了。

植将行,太子饮焉,偪而醉之。王召之,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魏氏春秋》

曹操也正是在这件事后,将曹植从立嗣的名单中彻底删除了。通过这件事也可以发现,曹操对于酒后误事是极为反感的,对于自己最欣赏的儿子都这样,何况别人呢?虽然这件事儿是郭嘉死了十二后才发生的,但是以郭嘉的能力参透曹操这样的性格简直是没有丝毫难度。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至于说到酒后撩妹乃至乱性,这个事就更小了。在东汉末年,女人的地位极低,基本等同于男人的附属品。刘备也算是一代人杰,打了败仗就把老婆扔了,而且扔了四回。所以,郭嘉就算酒后失德,最多也就是拉着美女的手说说:“妹妹,什么时候落了单儿,别忘了,在司空府你还有一哥”。如果曹公碰巧也在跟前儿,没准儿还会上前附和两句:“然也,然也!”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历朝历代的官场仅凭女人问题就能把一个帝王身边的高官法办是根本不可能的,陈群这种主管人力资源的干部深谙官场之道,不太可能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还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细节:郭嘉在建安十二年病逝后,曹操痛哭不已,并对群臣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竟事,欲与后事属之……”,这意味着什么?托孤!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三国历史上还有一次更为众人所熟知的托孤:刘备白帝城托孤。甭管他对诸葛亮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君才十部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这么相信孔明先生,也还要再立一位顾命大臣:李严。而且两人分属两个政治集团阵营。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李严属于益州集团。这不摆明是为了互相制衡吗?

因此,如果说郭嘉达于事情,长于御人,那么曹操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郭嘉了解他,他也同样了解郭嘉。既然,曹操有对郭嘉托孤的心思,至少说明曹操认准一件事:郭嘉的权力欲望并不大,并不会取而代之,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有了这一点就足够了,至于你是酗酒、贪财、好色这全都不是问题,要多少给多少。

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惇跟随曹操征孙权有功,回来后赏赐了大量的乐器和倡优,想是这位铁骨铮铮的盲夏侯不愿意接受这种东西。曹操则回答“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看看,人家夏侯惇想不要都不行。所以说,跟对一个领导真的很重要呀,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那么,郭嘉到底还有哪些性格可能被人诟病呢?这个问题,从他在官渡之战前给曹操写的最著名的十胜十败中,其中有两点或许能寻找出一些端倪来。

(1)“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这句话,郭嘉当然有恭维曹操的意思,因为,自周开始中华大地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礼制的国度,袁绍多礼本没毛病,再说大企业通常都有这种弊病,官僚主义盛行,机构繁多,效率低下。但是,这句话却透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曹操不喜欢繁文缛节。可以说,他和郭嘉之所以看似君臣,实为兄弟这样的关系是因为他们俩的性格太像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郭嘉也是这种不喜欢拘束的人。

那么,有些在曹操看来不以为然的事在别人看来就是大不敬了,比如说着装。中国古代的服饰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最不方便的,虽然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已经有大大的改观,但是那仅限于武将。像郭嘉这样的文官还是得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地穿你的工作装:上衣下裳。裳类似于现在的袍,没有裆。其实这种服饰穿脱都麻烦,日常生活也很不方便,一不小心就可能春光乍现。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汉代的人不管是谈工作还是会客都是跪坐。太史公写荆轲刺秦王,当荆轲刺杀失败后倚在柱子上时就选择了“箕坐”,这是一种极不礼貌极不尊重对方的表现。而像郭嘉这样的人极有可能在这些方面极不注意,让其他人很不满意。事关官场制度、官员形象问题,陈群当然不能不管,上纲上线也就在所难免了。

(2)“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这段话同样也透露出曹操的又一重要的性格特征:小事不管,大事抓紧。

曹操一生可谓名副其实的戎马生涯,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为了救曹仁派了徐晃还不够,六十四周岁了竟然还亲征关羽,要知道四个月后他就要与世长辞了。以至于后世的李世民对他什么事儿都亲历亲为大为不屑。

陈群为什么总是要检举郭嘉?郭嘉到底犯了什么错?

曹操当然有这么做的理由,不过就像郭嘉说的那样,一些细枝末节、不伤大雅的事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忘了就忘了;而重要的事,才会算无遗策。这里我们就不多介绍了,对三国人物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薇信公众号三国故事的后台直接回复人物名字查看。对于郭嘉而言,曹操的这个性格不管是他本来就有还是被曹操影响,后来成为这样的人。总之,郭嘉欣赏曹操这种为人处事的原则。

而且,像郭嘉这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人心界、眼界都很高,传统官场的那些人在他眼里想必是满满的迂腐、愚蠢。官场的规定又多得数不胜数,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导致他人的非议。这样以来,在跟其他同事共事的过程中,产生矛盾也在情理之中了。所以,陈群数次检举郭嘉很可能是有关:着装、礼仪、官场制度方面的问题。

这些事曹操不以为然,因为他本身也是这样的人,同时还是很肯定陈群的“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已经尽了职责范围之内的本分了,接不接受,处不处罚就是我的事儿了。

相关文章

​胡宗宪结局如何?怎么死的?

​胡宗宪结局如何?怎么死的?

胡宗宪结局如何?怎么死的? 只要一说起抗倭英雄,相信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戚继光了,但是很少人会想到胡宗宪,甚至根本就没听说过胡宗宪这个名字。其实在明朝抗倭做关键的那...

​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杜甫的《登高》相信大家都有读过了,这是我国历史上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所写,被后人誉为是古今七律诗之冠。我们经常会在一些穿越小说或是影视作品中看到主...

​元末官员王思诚是如何脱离官场险境的?

​元末官员王思诚是如何脱离官场险境的?

元末官员王思诚是如何脱离官场险境的? 王思诚是元朝末年官员,他被认为是元末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但每个朝代到了末期基本都是最危险的一段时期,对于当官的来说更是如此,不被...

​王莽篡汉为什么对他的评价还很高?

​王莽篡汉为什么对他的评价还很高?

王莽篡汉为什么对他的评价还很高? 很多人都喜欢把王莽称之为穿越者。王莽篡汉后虽然执政时间不长,但有很多政策给后世带来了很多影响。王莽是新朝的开国皇帝,在西汉衰败之际...

​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 欧阳修词的特点分析

​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 欧阳修词的特点分析

欧阳修书法有何特征 欧阳修词的特点分析 欧阳修 ,他是 宋朝 非常出名的大文豪,他的表字是永叔,他自号醉翁。他生性爱酒到了极致,所以自封醉翁。他的文笔独具特色,与 苏轼...

​墨子五行记失传了吗 老子孟子孔子墨子之间关系

​墨子五行记失传了吗 老子孟子孔子墨子之间关系

墨子五行记失传了吗 老子孟子孔子墨子之间关系 《墨子五行记》是墨子晚年时期,已经退出 历史 的舞台,潜心的研究五行之术后所写出的著作,里面对于五行的见解非常独到。 在春...

​拜占庭史学的特点

​拜占庭史学的特点

拜占庭史学的特点 拜占庭的文化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扭曲性和抽象性之上,因为这是基督教观念与东方神秘主义思想长期互相影响的结果。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非常重视从自然当中获取...

​安土桃山时代的土地政策:“太閤检地”

安土桃山时代的土地政策:“太閤检地” 日本安土桃山时代,大名知行制被确立了下来,而“本百姓”小农经济,也就是中国 古代 的自耕农经济开始出现。这些新现象的发生和丰臣秀...

​三国蜀汉宗室安乐公:刘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蜀汉宗室安乐公:刘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晋朝安乐公。景耀二年(259),刘禅立刘恂为新兴王。咸熙元年(264),蜀汉灭亡,刘恂跟随刘禅东迁...

​麦克阿瑟的儿子是谁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是什么关系 麦克阿瑟指挥过

​麦克阿瑟的儿子是谁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是什么关系 麦克阿瑟指挥过

麦克阿瑟的儿子是谁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是什么关系 麦克阿瑟指挥过 麦克阿瑟的儿子是谁 麦克阿瑟将军是美国著名的军事指挥家,他曾经有过两段婚姻,但是却只有一个儿子,他的儿子...

​良妃:出身卑微 却是康熙最爱的人

​良妃:出身卑微 却是康熙最爱的人

良妃:出身卑微 却是康熙最爱的人 飞上枝头 卫琳琅在 历史 上是有真实原型的,那个人就是康熙 皇帝 的良妃。 历史 上的良妃是辛者库出身,这种身份的人在宫里只能从事一些粗重的...

​大羿和后羿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后羿与羿的区别

​大羿和后羿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后羿与羿的区别

大羿和后羿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后羿与羿的区别 大羿和后羿不是同一个人,大羿和后羿都是出自于东夷时期,但是大羿是帝尧时期的人,后羿是夏朝太康时期的人物。《山海经海内...

​曾国藩解家乡琐事:送信孤寒安抚家人别得罪乡里

​曾国藩解家乡琐事:送信孤寒安抚家人别得罪乡里

曾国藩解家乡琐事:送信孤寒安抚家人别得罪乡里 皇帝 都有三门子穷亲戚,更何况从湖南山冲里走出来并逐渐在皇城根下站稳了脚跟的曾国藩!曾哥老家荷叶塘的穷亲戚一大把,家人也...

​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大将郑成功最后怎么死的

​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大将郑成功最后怎么死的

被誉为民族英雄的大将郑成功最后怎么死的 郑成功有着大功绩在身,于是人们对他有各种称呼,那么郑成功被称为什么呢?明朝首的都被攻陷之后,迁都到了南方,史称南明,清军并没...

​渭南之战为什么会爆发?曹操与马超战前双方都做了哪些准备?

​渭南之战为什么会爆发?曹操与马超战前双方都做了哪些准备?

渭南之战为什么会爆发?曹操与马超战前双方都做了哪些准备? 战争背景 : 渭河之战是三国时期规模较大的一次战役,渭河之战的参战人数接近20万人,战争的过程一波三折,结果以...

​王允的简介 王允是怎么死的

​王允的简介 王允是怎么死的

王允的简介 王允是怎么死的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根据《 后汉 书》记载,他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汉献帝 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当时 皇帝 只是一个傀儡, 董卓 大权在握。王允成...

​他是岳飞后人又是朝廷大将:被逼反清为宋明复仇

​他是岳飞后人又是朝廷大将:被逼反清为宋明复仇

他是岳飞后人又是朝廷大将:被逼反清为宋明复仇 号称 清朝 第一武将的岳中琪,他是岳飞的第21世嫡孙,父亲岳升龙,曾随康熙 皇帝 西征新疆噶尔丹,被封为四川提督。 岳中琪比他父...

​揭秘风流皇帝:从宋徽宗书法看亡国秘密

​揭秘风流皇帝:从宋徽宗书法看亡国秘密

揭秘风流皇帝:从宋徽宗书法看亡国秘密 宋徽宗书法,是世人纷纷临摹称道的好作品。然而,字如其人,宋徽宗书法挥挥洒洒,娟秀飞扬,宋徽宗也有这样的性格。今天,我们从宋徽宗...

​东晋画家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擅长画什么

东晋画家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擅长画什么 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时人评价很高,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作画,重要在于传神,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

​东汉大将军窦武生平 窦武结局 窦武子女

​东汉大将军窦武生平 窦武结局 窦武子女

东汉大将军窦武生平 窦武结局 窦武子女 窦武出身名门,是 东汉 名臣窦融的玄孙,女儿窦妙则是 汉桓帝 的皇后,年轻时就已经名扬关西了。窦武与刘淑、陈蕃合称“党人三君”,他当...

​AD1790年维堡海战的历史背景 维堡海战的结果如何

​AD1790年维堡海战的历史背景 维堡海战的结果如何

AD1790年维堡海战的历史背景 维堡海战的结果如何 维堡海战简介 维堡海战简介记载此战爆发于1790年7月3日。它是俄瑞战争时期俄瑞两国舰队之间进行的海战,同时也是影响世界历史的...

​怎么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 道教始祖老子后人还在吗

​怎么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 道教始祖老子后人还在吗

怎么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 道教始祖老子后人还在吗 世人常认为老子具有其他人没有智慧,是因为他拥有了常人不具有的眼睛。这双眼睛看过了世间的丑态,洞悉了世间的世情。人活...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直接原因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直接原因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起义发生于1857年-1859年的印度大陆上,此次起义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因为它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

​许褚怎么死的 许褚在曹氏家族地位很高(死后被封壮侯)

​许褚怎么死的 许褚在曹氏家族地位很高(死后被封壮侯)

许褚怎么死的 许褚在曹氏家族地位很高(死后被封壮侯) 对于许褚这个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他是三国时期 曹操 手下有名的猛将,那么关于许褚的经典事迹有哪些呢?最后许褚怎么死...

热门图文

  • ​揭秘当初希特勒为什么要打苏联
  • ​说到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为何会达到疯狂和残暴的程度?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感想)
  • ​文玩界的一红二黑三白四黄是啥
  • ​广州荔湾广场为何被叫做荔湾尸场?荔湾广场灵异事件真相是什么?
  •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名,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热门排行

​美髯公朱仝结局是什么,水浒传朱仝简介生平事迹

​马三立简介生平,马三立相声辈分排名

​丁奉作为三国的老寿星,他如何射杀张辽这个曹魏名将?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佟国维和隆科多为什么不一个姓)

​杨公忌日是哪几天什么意思(杨公忌日有什么禁忌和讲究)

​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梗概(读后感受及其经典语录分享)

​唐朝叛将朱泚生平介绍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据三国演义情节分析失败原因)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他真的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

​唐高宗李治有几个儿子,唐高宗李治儿子分别叫什么

​马东的爸爸叫什么(马东的出生日期是哪一年现在在哪里)

​三国东吴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江东六郡是如今的哪里)

​描写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关于10首最美茶诗)

​十八罗汉都有哪些罗汉(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介绍)

​李世民登基之初答应不赶尽杀绝,为何后来要反悔?

​青面兽杨志的事迹有哪些,青面兽杨志怎么死的?

​刘备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选择刘禅

​明义士: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推背图作者是谁,《推背图》是一本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