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2024-03-25 23:44 来源:腾蓝网 点击:159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海瑞和张居正,一位是明朝著名清官,他写的《治安疏》被张居正评为天下第一疏。张居正则是在万历时期担任内阁首辅,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改革家。张居正推出的改革,遭到了极大的阻力,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也是有利有弊。海瑞因为备受排挤,所以干脆因病隐退,正好错开了以张居正为首主持国政的那段时期。很多人期待海瑞和张居正如果共同处事明朝将会怎样,不过这两人的关系似乎也没那么乐观,海瑞会辞官张居正也是要附上一定责任的。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海瑞从隆庆四年辞官归田,到万历十三年(1585年)起复,整整在家赋闲了十六年。这十六年,掐头去尾,正是张居正当国柄政的时期。

张居正与海瑞都是有匡国济时大情怀之人,两人也有私交,某些政见还所见略同。但是,张居正不喜海瑞这个道德楷模,他曾在一封私函中委婉地批评海瑞不通人情世故,轻率冒进:“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在他看来,书呆子的道德狂热,只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尽管“中外交荐”海瑞,但张氏始终不起用他。直至张居正去世之后,张系势力被反攻倒算,海瑞才有机会应召复出。此时海瑞已是年过古稀的老翁了。

与海瑞的不通人情和道德高蹈不同,内阁首辅张居正老于世故,工于权谋,并深信权杖的力量:那是比道德教条更能成就梦想、造福社稷的武器。发生在万历五年的“夺情”事件可以显示出道德与权力在张居正心目中的不同权重,那一年张居正丧父,按礼制他应回籍丁忧,但张居正不想放弃权柄,于是奉旨“夺情”。而那些抗议他贪恋权位、不孝失德的同僚们都受到皇帝严惩——大家都知道,惩戒的命令虽以皇帝的名言发出,实际上却来自张居正的暗中操作。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然而,在明朝的权力体制下,热衷于权力的张居正其实处于很尴尬的位置。他是隆庆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万历言听计从的帝王师,可谓“位极人臣”,可是在名分上,内阁首辅不过是皇帝的首席顾问,并无领袖百官、颁布政令的合法权力。内阁为皇帝起草诏令、批复奏章,时称“票拟”,严格地说,票拟并无法律效力,只是供皇帝参考的意见,皇帝同意了,再用朱笔抄正,时称“批红”(晚明由于皇帝怠政,批红的大权常常落在司礼监秉笔太监手里),方为朝廷的正式政令。所以,张居正尽管权倾朝野,但他的权势只能建立在没有合法性的隐权力之上。比如,与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相结交,里应外合操持“票拟—批红”的程序;以私函授意亲信上奏言某事,自己再借票拟之权批准这项建议;在函件上对官员的升迁作出暗示,以此来获得他们的效忠。这相当于是在正式的行政机构之外,私自设立一套合法性可疑的隐权力系统。

在蒙着道德遮羞布的晚明官场,如果说海瑞的道德威力让厌恶他的人也不得不“服其名而不敢抗”,张居正赤裸裸拥抱权力的行径,则难免受到自许高风亮节之人的鄙夷,也给了清流集团攻击他的道德口实。他固然可以透过隐权力系统,“上窃朝廷之权,下侵六曹之职”, “威柄之操,几于震主”,但这种缺乏道义支持的隐权力恰恰构成了他的“原罪”,隐权力越大,原罪越深。他固然也可以运用权术、以皇帝的旨意将非议他的反对派重重治罪,使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但埋下来的定时炸弹必定在哪一天对准他的道德死穴爆发。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果然,万历十年,五十七岁的张居正撒手西去,死后尸骨未寒,即受到朝廷清流的道德清算,一直活在张居正阴影下的万历皇帝也借此出了一口恶气:下旨籍没张氏家产。抄家时张居正的一个儿子也被逼死。

当时海瑞赋闲在家,没有机会参与“倒张运动”,如果海瑞在朝为官,他会如何看待放松了道德自律的张居正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或许我们可以从一则小插曲来揣测:张居正“夺情”被议那一年,南方在流传一篇据说是海瑞所写的《劾张居正疏》,虽然这是江南士子假托海瑞之名的伪作,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海瑞至少是能够被清流派“拿”来当作倒张的一面旗帜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居正正是在以“海瑞精神”为代表的道德原教旨主义的炮火下而身败名裂的。

张居正称得上是明代最伟大的改革家,他的性格命运却让我们忍不住嘘唏:他藐视“沽名卖直”的道德表演,给自己的道德约束并不严格,结果坐实了言官对他“贪滥僭奢”的指控。他又过度倚重权柄之力,既以铁腕清除帝国积弊,亦以权谋压制官场异己,最终给自己套上了“招权树党”的罪名。难怪海瑞如此评价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相比之下,作为一名道德原教旨主义者的海瑞,则大致是“工于谋身,拙于谋国”的。他生前名动天下,被誉为“当代伟人”;死后也是哀荣备至,“赠太子太保,谥忠介”,青史留名,万世景仰,不似张居正毁誉掺半;在民间戏曲与文学小说中,海瑞更是成了正义与勇气的化身。

但历史的吊诡是,被奉为帝国耀眼的道德标签的海瑞,并未能改变帝国向下堕落的趋势,官场依旧腐败,贪官照样横行,五十年后,大明灭亡。而这个糜烂的王朝之所以还能苟延残喘五十多年,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有赖于张居正当国十年的财税改革以及张氏新政积累下来的财政储备。

相关文章

​夏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夏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夏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就是夏王朝了,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时间。对天下百姓有着巨大贡献的大禹获得了部落首领的位置。...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很多人都会觉得,曹操有一个“嗜好”,就是霸占别人的妻子,曹操的妻妾当中,有不少人原本都是人妻,但是后来都被曹操霸占。曹操收的人妻虽然...

​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真的衣食无忧吗?

​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真的衣食无忧吗?

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真的衣食无忧吗? 在公元13世纪的时候,意大利的商人马可波罗到达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停留了很长一段的时间。回到意大利之后,马可波罗便...

​孝庄是太后,她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孝庄是太后,她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孝庄是太后,她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对于历史上孝庄与多尔衮,一个身为太后,另一个是皇叔,先皇的弟弟新皇的叔父,这两个人之间却一直流传着一些流言,认为在皇太极死后,孝庄...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赐国姓”一般都是古代皇帝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封赏,古代以姓氏划分家族,同一个姓的人天生就多了几分亲近,然而臣...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高句丽不除掉,后世必成大患”这位是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的一句话。之所以这么绝对,还是因为高句丽确实欠揍。能让隋唐两朝四位皇帝都忍不住出...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我们知道,宛城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损失,他最中意也是最好的继承人曹昂战死,也是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是将曹昂抚养长大...

​明朝实施海禁的原因 什么时候废除的

​明朝实施海禁的原因 什么时候废除的

明朝实施海禁的原因 什么时候废除的 说到明朝实施海禁这个事情,就是在当时朱元璋对于这个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对于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完全可以自供...

​馆陶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和陈午合葬,而是同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

​馆陶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和陈午合葬,而是同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

馆陶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和陈午合葬,而是同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其地位和各个诸侯王相同。馆陶公主是汉景帝姐姐,汉景帝继位后就将刘嫖封为长公...

​清朝为什么有妃子25岁后不能侍寝的规矩?

​清朝为什么有妃子25岁后不能侍寝的规矩?

清朝为什么有妃子25岁后不能侍寝的规矩? 25岁这个年纪,放到现代自然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时候,更何况很多人就算是到了五六十岁,只要心态很年轻,年龄根本就不是太大的事,依旧...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宋朝为什么要重文轻武 宋朝时期的重文轻武,那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从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对待文官与对待武官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文官占据绝对优势,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宋朝很...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 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 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葭萌关之战张飞战马超谁更胜一筹 假如换做黄忠战局会如何 《三国演义》中,马超第一次出场时只有17岁,却能连斩王方、李蒙,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后来马超父亲被曹操诱杀,...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

高粱河之战宋军为什么会输? 高粱河之战是辽宋战争之间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虽然宋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还是痛失好局让辽军取得了胜利,也就此改变了辽宋战争的局势。宋太宗...

​慈禧每天花多少钱?

​慈禧每天花多少钱?

慈禧每天花多少钱?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慈禧每日的开销究竟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奢侈。慈禧是一位极度迷恋权利的人,她的行为甚至已经凌驾于皇帝之上,是京城权势最大的人物。慈...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明朝万历皇帝为在21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陵寝的位置了?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1583年,刚刚年满21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事物,专门来到了大明王朝皇帝的陵寝集合地天...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 现代高考各省的第一名,会被称为省状元,而状元也是古代科举最高的荣誉和头衔。不过古人要是考取了状元,今后的各种待遇可是高考状元不能相比的。状...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满清只在东北建国不入关,那么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知道,当年满清入关后才最终导致了如今中国的格局,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满清坚持不入关,那么满清很有可...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历史上朱祁钰朱祁镇关系如何? 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兄弟,在历史上可以说也是不多见的了,朱祁镇执意要去亲征瓦剌,结果被瓦剌俘虏,朱祁钰因此获得了皇位,但是没多久朱祁镇就...

​和珅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贪污?

​和珅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贪污?

和珅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贪污? 和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很多人不解,以和珅当时在朝中的地位,要权势有权势,衣食更是无忧,为什么他还要大贪特贪呢?其实和珅早年刚入仕...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很多人都对吕雉和审食其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的传言深信不疑,认为,当初刘邦外出,家里无人照看,当时还不是吕后的吕雉,...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元朝时期我国有哪些行省? 在我国历史上的一级行政区,汉代的时候称之为州,就比如说什么徐州、荆州、幽州等等;到了唐代之后就被称之为道,就比如说内道...

​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如何评价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一直属于唐朝争议比较大的一位皇帝,历史上对于李治的评价也比较两极化,因为就是在李治时期才造成了后来武则天称帝的结果。这种连自己皇后都...

​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在哪

​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在哪

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在哪 这段时间对于秦朝灭亡的时候有着一些说法,说是秦朝灭亡之际,有30万的正规军防守着匈奴,守护着华夏大地的北门;60万镇守着百越,守护着华夏的南大门。...

​为何说南明政权注定无法复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为何说南明政权注定无法复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为何说南明政权注定无法复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明朝末年,国力衰退,李自成趁机起义攻入到了明朝都城,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崇祯帝没有选择投降,也没有选择逃跑,真正的做...

热门图文

  • ​揭秘当初希特勒为什么要打苏联
  • ​说到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为何会达到疯狂和残暴的程度?
  • ​简述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感想)
  • ​文玩界的一红二黑三白四黄是啥
  • ​广州荔湾广场为何被叫做荔湾尸场?荔湾广场灵异事件真相是什么?
  •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名,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热门排行

​美髯公朱仝结局是什么,水浒传朱仝简介生平事迹

​丁奉作为三国的老寿星,他如何射杀张辽这个曹魏名将?

​才华与美貌兼备的文姜,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争议?

​马三立简介生平,马三立相声辈分排名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杨公忌日是哪几天什么意思(杨公忌日有什么禁忌和讲究)

​尉缭是韩信的师父吗

​隆科多为什么不姓佟(佟国维和隆科多为什么不一个姓)

​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梗概(读后感受及其经典语录分享)

​唐朝叛将朱泚生平介绍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根据三国演义情节分析失败原因)

​唐高宗李治有几个儿子,唐高宗李治儿子分别叫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他真的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

​马东的爸爸叫什么(马东的出生日期是哪一年现在在哪里)

​三国东吴在现在的什么地方(江东六郡是如今的哪里)

​描写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关于10首最美茶诗)

​十八罗汉都有哪些罗汉(十八罗汉排名及顺序介绍)

​青面兽杨志的事迹有哪些,青面兽杨志怎么死的?

​刘备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选择刘禅

​明义士: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李世民登基之初答应不赶尽杀绝,为何后来要反悔?

​推背图作者是谁,《推背图》是一本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