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馥是如何丢掉冀州的?
韩馥是如何丢掉冀州的? 韩馥在演义中并不是一位存在感很高的角色,后人看待韩馥也总感觉他不够聪明、果决,实际上很多人都误解了韩馥。韩馥本是东汉的御史中丞,后来被董卓派...
后汉建国到灭亡只有三年,究竟是怎么亡国的?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朝代,除了大一统的王朝,还有很多割据所创立的朝代。而作为一个朝代,不管是不是统一的,自从创立开始到灭亡,至少也能撑十几年,然而却有这样一个正统朝代,从建立到亡国,竟然只有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然而后汉的历史却是非常短暂的,但既然是一个正统王朝,为何时间会那么短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后汉的灭亡,这几年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下面就让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后汉(947——950),五代十国时期由刘知远建立的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后唐覆灭后,石敬瑭建立后晋,任命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刘知远抓住时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攻克并定都于汴州。
第二年年刘知远病死,刘知远的次子刘承佑嗣位,即后汉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后汉隐帝命郭威征讨,但后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不得已反叛,后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就此灭亡。
后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知远。他是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沙陀人,他原本在李嗣源部下是一名普通的军卒。但他这个人打仗不要命,每次冲锋时都冲在最前面,甚至还几次救了石敬瑭的性命。于是,他慢慢的成了石敬瑭的心腹。
石敬瑭在借助契丹力量攻灭了后唐后,自己建立了后晋国。为了答谢契丹的帮助,石敬瑭决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还认耶律德光做父。这个时候刘知远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献出燕云十六州会给中原地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我认为,这个时候的刘知远,虽然依然是粗莽武将,但他心中懂得民族大义,敢于主动向石敬瑭提出反对意见,并且是从整个汉民族和中原地区日后的安危着想,是具有一定的战略思维能力的。
石敬瑭去世后,养子石重贵继位。后晋的国力开始不断衰减,而契丹同时也不停对后晋进行攻击骚扰。这个阶段的刘知远,一方面面对朝廷的指令半推半就,择时而动,另一方面慢慢的积累着自己的实力,彻底的掌控了河东地区。
公元947年,契丹灭亡了后晋,进占了中原地区。刘知远同许多后晋地方将领一样,立即就向契丹投降,并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甚至在契丹进攻汴梁时,刘知远也只是远远观望,没有任何救援的举动。
此时的刘知远,心里早就有了称帝之意,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而已,心里早已经没有了对后晋的半点忠诚。
契丹统治期间,中原人民纷纷起义反抗,但刘知远果断的判断出了契丹在中原必定无法统治长久,于是便开始做称帝的准备。这时有部下建议刘知远出兵夺取汴梁。但刘知远怕直接与契丹作战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一直按兵不动。
果然契丹军队在中原呆了没多久就准备北撤,这个时候刘知远才出兵假意的攻击契丹军,给人们以驱逐契丹恢复中原的印象。
公元947年,刘知远占领太原,正式称帝。他冒充自己是汉朝刘氏后代,将国号定为了汉。
从刘知远称帝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心中毫无忠诚度而又不知廉耻的人物。他就像一个瞅准了目标的猎人,只顾紧盯着自己的猎物,而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这是一个粗莽而胸无大志的皇帝,注定无法带领自己国家走向强盛。
刘知远建国后,任命的朝中大臣都是跟随自己征战沙场的将领。这其中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不通笔墨而又残暴粗莽的野夫,丝毫不懂治国之道。比如当时的宰相苏逢吉、苏禹于以及武将头领史弘肇等,都是残暴好杀之人。
因此,后汉国内朝政混乱,刑法残酷,百姓稍有不慎就会落得被杀的下场。同时刘知远胸无大志,只知道贪恋美色,同时奢侈享受。可以说,后汉在建国之初就有了亡国的征兆。
刘知远在位仅不到一年便去世,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这时候后汉的朝政被一帮粗莽武将把持,朝政混乱,经常在朝堂上舞刀弄枪,甚至完全不把刘承祐放在眼里。
刘承祐有心处理这帮勋臣贵族,但他有些操之过急,在一次性杀死杨邠、史弘肇、王章后,对于手握大军的郭威等人放松了警惕。刘承祐仅仅是派了心腹在郭威出征时杀死他。
但刘承祐明显低估了郭威等人在军中的威望,消息被泄露出去。郭威被逼无奈举兵起义,并很快攻占了汴梁,自己称帝建立了后周,后汉于是仅存在了3年便被灭亡了。
后汉之所以如此迅速的灭亡,归根结底还是开国皇帝刘知远胸无大志而且毫无治国能力,重用一帮没有谋略和治国本领的粗莽武将,使得朝政混乱,并且对百姓实行严酷刑法,丝毫没有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方针政策。
而继位的后汉隐帝对于朝政的混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仅知道简单的诛杀前朝将领,而不懂得判断时局,循序渐进,以至于被手握重兵的将领谋反且无抵抗方法。
因此,如此混乱不堪的后汉,仅存在3年便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韩馥是如何丢掉冀州的? 韩馥在演义中并不是一位存在感很高的角色,后人看待韩馥也总感觉他不够聪明、果决,实际上很多人都误解了韩馥。韩馥本是东汉的御史中丞,后来被董卓派...
清朝两江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高?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南、江西三省军政,总督署设在南京。在清朝初期,江苏和安徽合并成江南省,所以...
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 朱瞻基为何一定要杀他 论战功,朱高煦要强于自己的哥哥朱高炽,但他只是次子,朱高炽才是长子,所以从出生开始就基本注定他与太子位无缘。但朱高炽又接受...
一女乱三曹是什么意思?曹丕为何要处死甄宓? 我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是一个英雄备注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美女如云的年代。这貂蝉就被列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江东的二乔也绝...
文种帮助勾践复国,为什么又被勾践赐死? 古人重视知恩图报,别人帮过自己的恩情一定要报答,因此历史上才有那么多美好的历史事件,可是这种情况在君臣之间似乎很难存在,尤其是...
康熙为何要带一群孩子生擒鳌拜?这个做法有什么讲究呢? 说到这个鳌拜大家也知道的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也非常的狠,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鳌拜再狠也没有这个康熙狠啊,话说康...
锁院制是什么意思 古代科举为了公平,发明了锁院制度,那什么叫锁院制呢?意思就是,经任命的考官要立即锁宿,五十天内不能回家、不能和家人见面,也不能和其他官员交往,确保...
秦国对百姓那么残酷 为何百姓还愿意为秦国打仗 秦法严苛,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而这却是秦国能够崛起,能够灭掉六国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但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因为严苛而让百...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娶了李元吉的老婆而不娶李建成老婆? 玄武门之变,不仅改写了李渊父子四人的命运,更是改写了唐朝甚至整个历史的走向,李世民依靠这一次成为了大唐的...
秦始皇为什么被黑 秦始皇应该是古代争议最大的皇帝,他虽然是第一位完成全国一统的帝王,但后世很多文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都是负面大于正面,会放大秦始皇的缺点,那其中原因...
年羹尧评判为何要放走罗布藏丹增? 在清朝雍正皇帝登基之后,作为他门人的年羹尧也是一起跟着水涨船高,从陕甘总督的职位上一跃而起成为了满清王朝的大将军。他这位大将军可是...
孝庄皇后为什么不愿与丈夫埋在一起 孝庄皇后去世后,并没有和丈夫皇太极葬在一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是孝庄皇后自己提出的要求,她觉得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轻动,...
夏侯惇如果不瞎眼,他和黄忠谁更厉害 夏侯惇乃魏国开国元勋,西汉名将夏侯婴的后代。作为三国最出名的武将之一,有关夏侯惇的故事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夏侯惇早年跟随...
秦朝有哪些奇葩法制?真的不讲人性化么 秦朝法制在历史上有着很鲜明的特点,因为秦朝法律制度是在法家的熏陶下诞生出来的。秦朝是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所以创立的制度和法律...
五国相王是哪五国 在战国时期,其实尽管各路诸侯国之间产生了很多的战争,而且长期以来周天子都被人忽略了,但周天子毕竟还是存在的,周朝还没有完全灭亡,但周天子的势力越来...
宋仁宗死后,为什么辽国皇帝也痛哭 历史上在很多朝代,周边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他们之间经常存在各种矛盾,所以战争也总是难免的,比如宋朝时期就有西夏,有辽国,还有后来...
鲁国三桓是什么意思 三家分晋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了解,原本强大的晋国,最终却被自己国内的几方势力瓜分,成就了韩赵魏三国,由此进入了史称战国时期的时代。而鲁国国内也有三家...
日本斩明朝使者,为何朱元璋却放弃攻打日本? 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后,原本也想效仿唐朝,让周边国家对明进贡。此后朱元璋派出使者到日本说明此事,日本却把明朝使者给斩了。朱元...
孙权的四位女婿下场如何?只有一位得以善终 孙权掌管东吴52载,却在立嗣一事上爆发两宫之争,看来明智如孙权这样的人,也没办法将儿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最后孙和、孙霸都被赐死...
宋朝龙袍为什么没有龙?为什么是红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龙袍,首先就是黄色的,而且衣服上面也有龙纹,不过其实不同时期的龙袍的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在颜色上面,有黑...
王守仁为何被称为明清第一牛人? 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的著名的学说,不同学说代表着不同的思想,而有很多思想也是影响了很多时代的。儒家学说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学说了,...
清朝没有昏君,为什么也会亡国? 清朝作为我国古代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而很多人人认为,清朝皇帝十几个,每一个都不是昏君,但既然如此,为什...
康熙乾隆都下江南,为什么雍正不出门? 历史上,康熙帝和乾隆皇帝,都曾经有过下江南的历史,这也就给很多小说家创造了很多编写故事的机会,有不少都是因为下江南而发生的“风流...
战国时期战胜过秦军的六大名将 其中一位曾重创秦国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各领域的实力都不断增强,特别是军事方面已经成为七雄中的佼佼者。后来其他诸侯国想要战胜秦国,必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