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国力是如何发展强盛的?
魏国国力是如何发展强盛的? 三家分晋后,魏国一度成为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连秦国也被他常年压制。那魏国究竟是怎样发展强盛的呢?实际上这也跟魏国积极实行变法有关。不过魏国...
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退到了哪?
城濮之战是晋国和楚国首次在中原展开争夺霸权的一场大战,最后晋国在兵力少于楚国一万人的情况下,战胜了楚国从而称霸中原。晋文公上位以后,晋国国力逐渐走强,而楚王也伺机而动,所以晋文公选择先下手为强。不过当时晋文公还有一个退避三舍的诺言,这也让晋军部队不得不后撤,不过晋文公这一撤,反而是把兵力拉至两翼,最后才能击败楚君。晋文公究竟是如何操作“退避三舍”的呢?
城濮之战的导火索,是楚国入侵宋国。
几年前宋襄公小霸,泓水之战,宋军被楚军所败,宋襄公身负重伤,不久身亡,宋楚结下大仇。宋成公身背杀父之仇,对楚国恨之入骨,却只能含恨与楚国结盟,加入楚国大同盟圈。
随着晋文公即位,晋军在东周大发神威,夺得河内郡,晋国与楚国地缘冲突明显,宋成公撕毁与楚国的盟约,转而投向晋国。
当年晋文公流亡宋国,宋襄公以诸侯之礼相待,让晋文公在宋国过三年潇洒舒服的日子。宋国有大恩于晋文公和他的追随者,这是宋成公投向新靠山的重要原因。
面对宋国的背盟,楚国上下怎能坐视,不然其他诸侯纷纷效仿,楚国的同盟圈就会土崩瓦解。
公元前633年,楚国令尹斗得臣,亲率楚国大军,杀奔宋国。面对志在必得,咄咄逼人的楚军,宋成公一面坚壁清野,一面频频派人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和他的一干大将,大多都在宋国呆过三年,对宋国军力非常了解。宋国肯定不是楚国对手,但若据城坚守,楚国也讨不到太大便宜。
但宋国必须救,因为这是晋楚大战很好的一个借口,当年晋文公流亡楚国,楚成王对他也相当不错,晋文公似乎没有任何好理由主动找楚国开战。而眼前这个救宋的机会,便是开战的好借口。
晋文公并没有立刻救援宋国,而是调动三军,开赴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
战争进行到这里,楚国再围攻宋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要么北上与晋军决战,要么撤围退兵。
楚军如何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令尹斗得臣,他既是前线指挥官,又是楚王之下最高指挥官。斗得臣对于晋文公等人,其实早就看不顺眼,欲与之一较高下。
当初晋文公流亡楚国,与楚王狩猎,晋文公手下的人射艺精湛,楚成王不断称赞:“公子的诸位豪杰,文武俱备,寡人国中很难有这样的英雄人物!”
当时楚成王说这么一番话,一半是实话,一半是客套,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楚成王身旁的斗得臣可不甘心楚成王这么贬低楚臣,直言道:“我王夸晋臣之武,臣愿与之比试骑射。”
楚成王只好敷衍道:“晋人是客,我们当敬之。”说罢转移话题,命人准备野外大宴,这才化解一场争斗。
另有一次,楚成王大宴,问晋文公道:“公子若回国,如何报答寡人?”
晋文公先客套一番,最后说道:“若两国交战,兵车会于平原广泽之间,晋军当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就是撤退九十里,以示尊重对手。
事后斗得臣找楚成王提出不满道:“重耳出言不逊,楚、晋若交锋,何用晋军退避三舍。”
当然楚成王并没有怪罪晋文公,始终厚待他和一干追随者,只是斗得臣对晋国君臣,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前632年春天,陈兵在外一年的斗得臣,又从国内调来援军,兵车一千多乘,北上寻找晋军主力决战。
晋军的主力,本来集结在曹国南部,闻楚军来袭,果然退避三舍,后撤九十里,到达城濮。
城濮这个地方,地形开阔,一马平川,确实很适合春秋车战。双方摆开阵势,晋军兵车七百乘,兵力超过五万;而楚军兵车超过千乘,总兵力超过八万。
晋国分三军,中军将先轸,中军佐郤溱;上军将狐毛,上军佐狐偃;下军将栾枝,下军佐胥臣。
与晋国三军类似,楚国也分为三军,分别由斗得臣、斗宜申、斗勃统领。
比较双方的将领,最大的不同,楚军三位主将,全都是楚国宗室成员,而晋军的六位大将,无一是晋国宗室,全都来自各大豪族。这种配置,也是晋楚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楚国是宗室内斗,晋国则是豪族互殴。
两军对垒,楚军的右军,对垒晋军的下军,战争首先从这一个方向发起。
春秋车战,与春秋赛马的规则相似,讲究下驷对下驷,中驷对中驷,上驷对上驷,顺序和位置不能乱。也就是说,晋国下军对楚国右军,晋国上军对楚国左军,晋国中军对楚国中军。
此战楚国中军,刨去伤亡和掉队的军士,依然还有十之六七,而申息之师则折损严重,只剩下十之一二,以至楚国用了好几年才恢复元气。
斗得臣倒也是英雄人物,他领败军安全撤回楚境,便引咎自杀,一了百了。
晋军方面,全军尚存十之七八,缴获楚军战车几百辆,俘虏对方数千人,战果颇丰。
晋军回师路过东周洛邑,周襄王率领大臣出洛邑三十里外迎接,晋文公将缴获的战车一百乘,步卒一千人赠送给周襄王,另有器械衣甲十余车。得到这么厚重的礼物,周襄王喜不自禁,命晋侯为方伯。赐方伯之华服,彤弓一把,彤矢百支,同时还有虎贲之士三百人。
晋文公重耳,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
魏国国力是如何发展强盛的? 三家分晋后,魏国一度成为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连秦国也被他常年压制。那魏国究竟是怎样发展强盛的呢?实际上这也跟魏国积极实行变法有关。不过魏国...
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最后结果怎样? 说到夸父其实大家第一印象应该就是追日这件事情吧,也挺有意思的,其实当时看这个故事就觉得夸父非常的执着,现在看觉得这个夸父是个铁憨...
赵国如果不接受上党,能避免长平之战吗? 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的起因,是源于赵国接受了上党郡,这才引来了秦国对赵国的攻击,而长平之战又让赵国元气大伤,灭亡基本上已经是...
白起为何宁死不打邯郸?是因为长平之战吗?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了,而白起也因此成为了后世人心中的“人屠”,且不说这些,赵国因为长平之战而元气大伤...
朱常洛到底怎么死的? 在明朝时期,有个人当太子当了奖金20年的事件,在这20年的岁月中,可以说是担惊受怕的,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父亲哪天心情不好把自己的太子给废掉了。结果...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为何最后突然败走麦城?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襄阳还有樊城。后来关羽利用十几天的霖雨,让城内的魏军只能被困其中,然后乘船进攻拿下...
赵云真的是被绣花针扎死的吗? 赵云在《三国演义》当中身为“五虎上将”之一,而且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基本上挑不出来刺的人之一,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忠实粉丝,对于赵云也...
北宋的强大为什么没能体现在军事上 其实是因为作茧自缚 其实整体看下来,北宋的综合实力非常厉害,无论是经济、文化、科技都能排进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的水准。不过北宋的强...
李自成不纳粮靠什么养兵 李自成起义不纳粮食,那么是怎么养军队呢?事实上还是那一套,打仗基本靠闯,经费基本靠抢。为什么说李自成是流寇?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最终战败了,成王败...
关羽离开曹操,真的是为了刘备张飞兄弟情吗? 曹操对关羽那么好,自然是想要将关羽收为麾下,但关羽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两位兄弟,最终还是决定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这听起来的确...
诸葛瑾从没打过胜仗,为什么还能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上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常胜将军,但也有不少常败将军,他们打仗的时候,经常会吃败仗在很多人看来,这也就是他们能力不强的...
狄仁杰黜置使官职多大 《神探狄仁杰》这部剧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这部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狄仁杰被武则天任命为什么什么黜置使,代填巡狩,破了不少的大案子。在这部...
明朝秀才地位为什么很高? 秀才在古代最早指的是选拔官吏的科目,后来用于统称读书人。到了明朝,秀才则被专门用来称呼府、州、县的学员。秀才并不是一个官职,但明朝的秀才却...
张居正和海瑞谁对明朝更重要? 海瑞和张居正,一位是明朝著名清官,他写的《治安疏》被张居正评为天下第一疏。张居正则是在万历时期担任内阁首辅,也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改革家。...
夏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的我国第一个王朝就是夏王朝了,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时间。对天下百姓有着巨大贡献的大禹获得了部落首领的位置。...
曹操为何没有霸占刘备的甘夫人? 很多人都会觉得,曹操有一个“嗜好”,就是霸占别人的妻子,曹操的妻妾当中,有不少人原本都是人妻,但是后来都被曹操霸占。曹操收的人妻虽然...
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真的衣食无忧吗? 在公元13世纪的时候,意大利的商人马可波罗到达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停留了很长一段的时间。回到意大利之后,马可波罗便...
孝庄是太后,她真的嫁给多尔衮了吗 对于历史上孝庄与多尔衮,一个身为太后,另一个是皇叔,先皇的弟弟新皇的叔父,这两个人之间却一直流传着一些流言,认为在皇太极死后,孝庄...
为何郑和郑成功被赐国姓后,不姓朱却姓郑? “赐国姓”一般都是古代皇帝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封赏,古代以姓氏划分家族,同一个姓的人天生就多了几分亲近,然而臣...
为何李世民和杨广都要打高句丽 “高句丽不除掉,后世必成大患”这位是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的一句话。之所以这么绝对,还是因为高句丽确实欠揍。能让隋唐两朝四位皇帝都忍不住出...
宛城之战曹昂和典韦战死,为何曹丕却没事? 我们知道,宛城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损失,他最中意也是最好的继承人曹昂战死,也是因此他的夫人,也就是将曹昂抚养长大...
明朝实施海禁的原因 什么时候废除的 说到明朝实施海禁这个事情,就是在当时朱元璋对于这个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对于这个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明朝已经完全可以自供...
馆陶公主为什么不愿意和陈午合葬,而是同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朝第一位长公主,其地位和各个诸侯王相同。馆陶公主是汉景帝姐姐,汉景帝继位后就将刘嫖封为长公...
清朝为什么有妃子25岁后不能侍寝的规矩? 25岁这个年纪,放到现代自然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时候,更何况很多人就算是到了五六十岁,只要心态很年轻,年龄根本就不是太大的事,依旧...